close

2018.08.18蘭嶼 (1).jpg

  接上篇~https://saku031705.pixnet.net/blog/post/5717207

2018.08.18蘭嶼 (2).jpg

         浮潛完休息一下居然睡到下午一點半,要吃午餐很多店家兩點就休息了 ~"~

2018.08.18蘭嶼 (3).jpg

        先吃個餅乾充飢,繼續騎車亂晃再看下一個村莊有什麼東西可以吃吧~

     龍門碼頭晚上來這邊看星星很漂亮,可惜我們住的兩天晚上都是多雲天氣  XD

2018.08.18蘭嶼 (4).jpg

                                   海中的小島,應該是小蘭嶼嘛 ?     我猜~

2018.08.18蘭嶼 (5).jpg

     蘭嶼核廢料儲存場,裡面有開放參觀,不過我覺得此地不宜久留,緊來酸~~~~~~

2018.08.18蘭嶼 (6).jpg

                                                                象鼻岩~

2018.08.18蘭嶼 (7).jpg

                                          近拍石頭上面的紋路跟大象的皮膚很像~

2018.08.18蘭嶼 (64).jpg

                                     山壁跟石壁上都長滿這個不知道什麼植物~

2018.08.18蘭嶼 (8).jpg

2018.08.18蘭嶼 (9).jpg

        騎到了一條很筆直的馬路,我們停下來拍照,這邊似乎是風口,因為風超大的啦~!

2018.08.18蘭嶼 (10).jpg

                                            這張測光照我蠻喜歡的~  

 

2018.08.18蘭嶼 (11).jpg

2018.08.18蘭嶼 (12).jpg

2018.08.18蘭嶼 (13).jpg

2018.08.18蘭嶼 (14).jpg

   風太大只能用人肉腳架 (賢賢) 雖然我每次都很清楚的跟他說明畫面構圖,

                但是他都不懂我的明白,有些照片裡人都拍太小喏~

2018.08.18蘭嶼 (15).jpg

                               到達野銀部落,不過店家也都剛好中午休息時間沒營業  XD

2018.08.18蘭嶼 (16).jpg

                                             野銀這邊比較多傳統地下屋聚落~

2018.08.18蘭嶼 (17).jpg

達悟人因應蘭嶼島上特殊的氣候及環境(高溫多雨、多颱風)就地取材,發展獨特的半地下屋建築。

國民政府在1966年以改善達悟族居民居住生活品質為由,在戒嚴時期透過軍、警勢力,強制居民

打掉傳統地下屋改建約11坪國宅,但因當時取材不易,多於海邊取砂,因而影響房屋結構。

政府又於1995年推動五年國民住宅整建計畫,補助每戶45萬自行拆掉原海砂屋國宅重新興建住宅。

目前只有野銀部落傳統地下屋保存較完整,朗島部落亦保存少數原始住宅,其外型為高約1.5公尺,

砌石成牆,以木材為樑架,茅草或鐵皮做頂,鑿地而建之建築物。目前蘭嶼各部落族人都各自

興建了1~4層樓水泥屋,多半是達悟族人過去到臺灣做過建築工的經驗帶回到蘭嶼後,依照建造

傳統屋採親友互助、換工的方式興建。只是因為各戶按照其需求興建,有的是簡單的用鋼筋水泥

搭建,未鋪設任何外牆或內部裝潢,甚至有的連鋁門窗、粉刷都沒有。不過,經濟狀況好的家庭,

    也能有較好的裝潢和外牆磁磚,甚至一些經營民宿的住屋,內外設計獨具風格。

2018.08.18蘭嶼 (18).jpg

                                                       繼續騎又來到了東清~

2018.08.18蘭嶼 (19).jpg

2018.08.18蘭嶼 (20).jpg

              遇到沒店家可以買東西吃的時候,還好這邊有一家小七~  

2018.08.18蘭嶼 (21).jpg

                                                     二樓用餐區景觀視野挺好的~

2018.08.18蘭嶼 (22).jpg

2018.08.18蘭嶼 (23).jpg

今天比較多人在玩拼板舟體驗,一個人500元,

我以為可以穿達悟族傳統的丁字褲體驗划船,原來是我想太多了 !

2018.08.18蘭嶼 (24).jpg

                                    可以站在旁邊跟船拍照,但是不要隨便去碰觸喔~!

2018.08.18蘭嶼 (25).jpg

2018.08.18蘭嶼 (26).jpg

  拼板舟對達悟族人而言,是海上生計及儀式活動中相當重要的工具。達悟族的拼板舟除了造型

優美,顏色簡單、典雅外,運用島上多種木材製作的智慧,除了體現出林場間父子工藝技術的

傳承外,和船有關的祭典儀式亦彰顯出族人象徵地位的社會意涵。落成下水禮是男子凝聚家庭

與家族成員、擴展社會關係的方式之一;在飛魚季的招魚祭時,大船成為部落中家族合作的表徵。

拼板舟的建造除了對蘭嶼當地有深厚意義外,在南島語族的遷徙與發展中,船具本身也有著相當

重要的份量。拼板舟常代表蘭嶼達悟族的文化圖像,像是象徵船眼睛的圓形圖騰,廣為族人及媒體

用作代表達悟族或者臺灣原住民意象。達悟拼板舟的船身,大船是由27塊板子組成,小船是由21

塊板子拼成,每塊板子都按照它所在的位置及功能差異來選擇不同的材料,船身的不同結構分別由

不同木材的拼版所組合。大船船底龍骨要選擇質地堅硬、耐腐耐磨、不易反翹的木材,如台東龍眼、

蘭嶼赤楠、蘭嶼福木等;而具有寬大板根、質地輕軟的台灣膠木、麵包樹則是船舷側板的主要材料。

蘭嶼的植物區系乃為台灣本島、琉球列島及菲律賓植物區系的匯合地帶,每一片船板間的削製、

銜接及各個步驟都必須考量木材的性質。船身線條的修整及雕刻,

須展現蘭嶼人豐富的自然知識與工藝技術, 同時也應表現出蘭嶼人對船的情感。

2018.08.18蘭嶼 (27).jpg

2018.08.18蘭嶼 (28).jpg

               屁賢坐在旁邊好像對任何事都興趣缺缺的樣子~ 只剩當腳架的功能啦  XD

2018.08.18蘭嶼 (29).jpg

2018.08.18蘭嶼 (30).jpg

製作大船的過程需要謹守許多禁忌,包括時令、言語、食物、事故、人、地點等,而雕刻船的禁忌

又比不雕刻的白船嚴格許多。達悟族的大船是承載人和神的用具,是族人連結陸地與海洋的媒介,

也代表著肯定生命、否定死亡的祭壇。而船的空間容納了飛魚、人和神的載體,在達悟家屋落成

禮儀式的古謠中,家屋被隱喻為大船,由此可知拼板舟與達悟族整體文化息息相關。

2018.08.18蘭嶼 (31).jpg

2018.08.18蘭嶼 (32).jpg

2018.08.18蘭嶼 (33).jpg

大船落成禮從籌備到結束的過程,約需十天的時間,大致程序如下:祭典前五至六天開始採收芋頭

,採收芋頭的最後一天聚集禮豬。落成下水禮前一天,邀請客人參加盛典,隔天一早堆放芋頭在船

上,而邀請前來的外村客人會先拜訪部落中自己的親友,當天晚上船主各部落的親友齊聚,徹夜

舉行祝賀歌會。最後一天清晨,年輕團員會到海邊撈魚,而其所撈魚種分別具有不同象徵意義,

之後則分芋頭及豬肉給親友及同部落族人。分完之後舉行manvazat儀式,祈求船將來的順暢及

好運,船長並在船上領唱古謠。之後便是儀式的重點manwaway「積蓄力量」及mapatotalaw

「拋船儀式」,船長會站在船上行走揮刀趕鬼,此時儀式氣氛達到最高潮,因為部落的男子幾乎

都會參與吶喊、圍船挪步、拋船的反覆動作,並藉由拋船與挪步將船抬到港澳進行試航。試航

歸來後再完成給大船禮物、首次捉魚的象徵儀式,並讓外村客人攜帶禮肉返家,以完成一系列

疲累又興奮的慶祝儀式,之後新船就可以正式參與出海捕魚及飛魚季的相關活動。

這些繁複的準備過程,更增添了建造大船的困難及神聖性。

2018.08.18蘭嶼 (34).jpg

                                遊客體驗用的拼板舟看起來應該都屬於小船~

2018.08.18蘭嶼 (35).jpg

2018.08.18蘭嶼 (36).jpg

 走過來另一邊的沙灘踩踩水~ 我們站著等半天賢都沒按快門,他說要等浪花打來再拍比較好看  XD

2018.08.18蘭嶼 (37).jpg

                                      剛站太近被海浪打溼了的部份像尿褲子一樣............

2018.08.18蘭嶼 (38).jpg

2018.08.18蘭嶼 (39).jpg

                                                   往回走尋找野銀冷泉~

2018.08.18蘭嶼 (40).jpg

  旁邊有人說它的源頭是山上流下的山泉水,不過我回家上網查,

冷泉湧出口好像在旁邊而已,溫度大約16度真的好冰~

2018.08.18蘭嶼 (41).jpg

2018.08.18蘭嶼 (42).jpg

                                                         好多人在這邊泡水~

2018.08.18蘭嶼 (43).jpg

2018.08.18蘭嶼 (44).jpg

       幫老大拍照的時候,旁邊來了一群妹阿, 穿著比基尼也來戲水拍照,

                         但是老婆在旁邊我怎麼可能亂看呢?

我只記得其中兩個穿三點式的、 還有一個穿連身中空開腰線那種、 然後..................

2018.08.18蘭嶼 (45).jpg

        本來想偷用拍照移焦那招拍幾張 ~ 我怕被老大一腳踢下海  XD

2018.08.18蘭嶼 (46).jpg

                 隨便拍都好美~那些阿妹啊要怎麼跟她比~ 哼哼 ! !

2018.08.18蘭嶼 (47).jpg

           不過身為男人至少也偷拍個兩張,我怎麼都沒行動呢 ?

  原來我的眼裡只有老大,那些妹阿我只當她們像空氣一般的存在~  

 

2018.08.18蘭嶼 (48).jpg

2018.08.18蘭嶼 (49).jpg

                                   後面講的這些,很明顯是為了滅火~ 

 

2018.08.18蘭嶼 (50).jpg

2018.08.18蘭嶼 (51).jpg

2018.08.18蘭嶼 (52).jpg

 野銀冷泉~海水的藍與山巒的綠在海岸線交會,在此可見礁岩地形滿佈的蘭嶼島少見的細緻白沙,

   山泉淡水伏流而出,匯集於此,呈現藍綠映白的曼妙色彩,搭配潮間帶上的綠藻滿佈礁岩,

           民眾可在此一邊賞海天一線的海岸線美景,一邊享受冷冽而澄淨的冷泉泉水。

2018.08.18蘭嶼 (53).jpg

                         據說蘭嶼東清部落灣前也有冷泉,不過野銀這邊範圍比較大 !

2018.08.18蘭嶼 (54).jpg

蘭嶼隨處可見佇立在海岸邊的木造涼亭,外地人都會將這些涼亭稱作「發呆亭」,不過蘭嶼人不是

很喜歡這個名字~蘭嶼人說,在涼亭休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以為坐在涼亭真的只是發呆嗎?

因為蘭嶼天象變得很快(剛剛有說高溫多雨而且颱風也多),有時候大雨下得又急又快,

以前蘭嶼的老祖先們都在這樣坐在涼亭,如果看到一層烏雲鋪天而來,

就得快點到岸邊收魚網!這是生活智慧,不僅是發呆休息。

     來源:瘋玩台灣六大離島 來去「蘭嶼」必做的十件事

2018.08.18蘭嶼 (55).jpg

2018.08.18蘭嶼 (56).jpg

2018.08.18蘭嶼 (57).jpg

                                        回程經過這條路風有比較小了,停下來再拍幾張~

2018.08.18蘭嶼 (58).jpg

2018.08.18蘭嶼 (59).jpg

2018.08.18蘭嶼 (60).jpg

2018.08.18蘭嶼 (61).jpg

2018.08.18蘭嶼 (62).jpg

                                          經過鋼盔岩,邊騎邊拍畫面很抖  XD

2018.08.18蘭嶼 (63).jpg

2018.08.18蘭嶼 (65).jpg

                                                             龍頭岩~

2018.08.18蘭嶼 (66).jpg

        青青草原的入口處有好多攤販,我買一條用貝殼雕刻而成的飛魚項鍊當紀念品~

2018.08.18蘭嶼 (67).jpg

2018.08.18蘭嶼 (68).jpg

青青草原是蘭嶼最為寬闊的草原,始終保留著蘭嶼原始的草原風貌。早期的居民在這塊隆起的

珊瑚礁台地進行耕作,後來因為人口流失,耕作者少了,這些荒廢的田野因此形成一片遼闊草原。

2018.08.18蘭嶼 (69).jpg

2018.08.18蘭嶼 (70).jpg

2018.08.18蘭嶼 (71).jpg

                            民宿業者跟我們說草皮裡有恙蟲,叫我們沿著步道走就好了~

2018.08.18蘭嶼 (72).jpg

                   看大家跑過去拍照拍的好高興,我們卻不敢越雷池一步 ~

 

2018.08.18蘭嶼 (73).jpg

2018.08.18蘭嶼 (74).jpg

                                             老大用手機自拍~

2018.08.18蘭嶼 (75).jpg

2018.08.18蘭嶼 (76).jpg

                                                 看樣子今天又沒有夕陽可以看囉  >"<

2018.08.18蘭嶼 (77).jpg

2018.08.18蘭嶼 (78).jpg

2018.08.18蘭嶼 (79).jpg

2018.08.18蘭嶼 (80).jpg

                                                 肚子餓了來去吃晚餐~

2018.08.18蘭嶼 (81).jpg

                                          中午沒吃到的(WA)哇哇複合式餐飲~

2018.08.18蘭嶼 (82).jpg

                                                       店內的擺設很有特色~

2018.08.18蘭嶼 (83).jpg

2018.08.18蘭嶼 (84).jpg

2018.08.18蘭嶼 (85).jpg

                                                                     祭典的照片~

2018.08.18蘭嶼 (86).jpg

                               80跟98台斤的大魚,好誇張的大,能釣上來更是厲害  ! ! !

2018.08.18蘭嶼 (87).jpg

                                               我點的達悟燻肉套餐280元~

2018.08.18蘭嶼 (88).jpg

                                          吃起來有點像我們的鹹豬肉不過沒那麼鹹~

2018.08.18蘭嶼 (89).jpg

                                             賢點的椒麻雞套餐250元~

2018.08.18蘭嶼 (90).jpg

2018.08.18蘭嶼 (91).jpg

2018.08.18蘭嶼 (92).jpg

  等了好久老大點的飛魚展翅終於來了,套餐280元,飛魚的外皮炸的酥脆蠻好吃的~

帶了三隻公仔出來只有拍到這隻...

2018.08.18蘭嶼 (93).jpg

  飛魚(AliBangBang)是蘭嶼人最重要的食物,為主要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之一,捕捉飛魚是蘭嶼

雅美/達悟族的傳統文化核心。每年春季,飛魚族群會隨著黑潮來到蘭嶼附近海域,此時蘭嶼人會

舉行招來飛魚的招魚祭 (MIVANWA),招魚祭過後開始捕捉飛魚,也就是飛魚季節的開始。剛開始

僅限於在夜間以燈光誘捕,至夏季時才可在白天捕捉飛魚,這段飛魚水汛期內蘭嶼人通常不捕捉

別的魚類。蘭嶼人在夏季時會舉行另一次的儀式,停止捕捉當年的飛魚,改捉別的魚種;中秋節

後不再食用飛魚並將未食用的飛魚丟棄。 蘭嶼人將魚分為三類:老人魚、男人魚、女人魚。

老人魚是只有老人才可食用的魚類,男人魚指皮粗、肉腥的魚種,通常僅供男人食用;

女人魚則是味道鮮美、肉質細膩的魚。其實不止魚類,連螃蟹也有這種分類模式,

如光手酋婦蟹(Eriphia sebana)在蘭嶼就只有老人與女人可食用。

2018.08.18蘭嶼 (94).jpg

                                      吃飽後我們又騎上山路直衝東清部落的夜市~

2018.08.18蘭嶼 (95).jpg

 夜市賣吃的生意超好,有些已經賣光了,

我們就來逛逛賣紀念品跟藝品的攤位吧,蘭嶼的晚上只剩這個小市集比較熱鬧~

2018.08.18蘭嶼 (96).jpg

                                                  海岸邊的拼板舟整齊的排放著~

2018.08.18蘭嶼 (97).jpg

                        回到民宿我又出來房間外面瞧瞧,可惜雲層太厚,沒有星星可以看哩~

2018.08.18蘭嶼 (98).jpg

2018.08.18蘭嶼.jpg

                  有點想再延後一天回家~又怕後面一樣是不穩定的天氣  >0<

 

    續~https://saku031705.pixnet.net/blog/post/5717201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ku 的頭像
    Saku

    殺庫SaKu的家-告別K6小車EG6山寨版SIR日規JDM式樣-VIP馬五MAZDA-5入替

    Sa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