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2014.02.16‧台南,水火同源、碧雲寺、大仙寺。
https://saku031705.pixnet.net/blog/post/5719586
離開關子嶺後就直接來鹽水了,老大說一定要來吃鹽水意麵~
老街附近有阿三跟阿桐意麵~
兩邊人都很多,後來選擇阿桐意麵,排隊排了快半個小時~他的意麵有點像之前吃過的南投意麵那種~
麵條比較寬也很Q,肉燥不會太油或太鹹搭配的很剛好~蠻好吃的喔 !
( 裡面也有賣整箱的自己買回家煮,一箱20份才100元,肉燥也可以買喔~)
吃完換去尋找附近的紅豆餅,林家紅豆餅已經排好多人了~
對面的老鎮長紅豆餅才剛開始要營業,所以我們換來這邊買看看~
等待的同時看到對面的人潮,老大說這攤鹽水煎包也很有名~問我要去排嗎 ?
老鎮長的巧克力的爆漿紅豆餅~ 還不錯吃 !
買好紅豆餅去銀鋒冰果室吃月見紅豆牛奶冰,都是紅豆。。。。。。
第一次吃月見冰~ 生蛋黃加在冰上面
手機拍照打卡~牆上海報介紹這裡是早期鎮上男女相親的熱門地點,而且吃月見冰速配率很高
吃完冰後我們直接去隔壁的八角樓參觀~
八角樓是鹽水區保留最完整的木造建築,為鹽水區地標之ㄧ,八角樓約於距今120年前建造,全棟以
木材建成,建築形式古樸典雅,其建築特色顧名思義為八角造形,全棟由福州師傅完成,有3進2落,
第1進在太平洋戰爭遭美軍炸毀,第2進在日治時期為擴充庭院而拆除,第3進則是現存的八角樓,有
兩層樓,一樓為磚造,二樓全為木造,日本伏見宮貞愛親王曾駐守八角樓,庭院內現有「伏見宮貞愛
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設營所」石碑。八角樓年久失修,於921震災時更受巨創,台南市政府文化局爭
取行政院文建會經費挹注,於2005年底完成整體修復工程,八角樓又再度以他獨特美麗姿態,屹立於
月津古鎮。 地 址: 台南市鹽水區中山路4巷1號(中正路與中山路交叉口)
建八角樓的建材原來有些是壓艙貨~
看到有樓梯本來以為可以通往樓上,結果上面的門鎖住了 ! 沒開放啦~ 哈哈 !
看一下介紹的地圖,原來武廟也在附近而已,用走的也很近~
每年元宵前後,台南市最著稱的就是「鹽水蜂炮」,是的,說武廟是鹽水最有名的廟宇還不夠,應該
說他是台南市最有名的廟宇。武廟建廟270餘年,供奉關聖帝君,廟內巨大的木製樑籤為嘉慶8年
(1803)改建所留,古香爐、聖旨匾都是紀錄武廟歷史的重要文物,武廟是鹽水區的地方公廟,也是
當地民眾重要的信仰中心。每年蜂炮期間,神轎自武廟出發繞境,展開為期兩天的蜂炮活動。「正月
十五小過年,火樹銀花鬧翻天」,全國最有名的民俗活動就從武廟開始。施放蜂炮一開始是為消除瘟
疫,燃燒蜂炮送走瘟神,而後慢慢演變為國內元宵節最重要的儀式,鹽水區在這一天,往往搶進各大
媒題的頭條,萬人湧進鹽水區,來到武廟,隨著神轎,衝著蜂炮,祈求關聖帝君賜與未來一年的平安
順利。 鹽水武廟 地 址: 台南市鹽水區武廟路87號
香火鼎盛~
廟口廣場有人在清理被蜂炮襲擊過的神轎~
好大尊的關聖帝君神像~
走在半路上也有看到很多蜂炮的砲台炮城~
走回來老街這邊的永成戲院~
永成戲院是鹽水在二次大戰後成立的三家戲院之一,屬於暨放電影又演戲的混合戲院。其創設時隸屬
臺南縣鹽水鎮(今臺南市鹽水區),由於三家戲院均位在康樂路上,故康樂路又有「戲院路」的別
稱。該戲院是三間戲院中最早營業,亦是最後結束營業者,最後約在1991年結束營業。
結束營業後,永成戲院於2008年8月展開修復工程,修復後目前作為多功能藝文中心,
配合月津港燈節,鹽水永成戲院安排節目至三月二日。
在戲院坐一下休息之後~繼續往橋南老街方向前進 ! ! 半路會先經過月津港~
買個雞蛋冰來吃~
橋南老街位於鹽水港的舊港口邊,是鹽水區最早的一條街道,是清領時期鹽水通往南部鄉鎮的交通要
道,昔日商家林立、商賈大戶錯落,相當熱鬧。如今時代變遷,橋南街沒落,不過當年流行的住商混
合傳統街屋,至今仍挺立。在主屋與街道間延伸成一座單層的單坡向屋簷,古稱「亭仔腳」,供行人
遮陽避雨之用,老屋店鋪正上方能保留當時儲存貨物的矩形樓井,令人懷念。橋南老街見證歲月滄海
桑田,這裡有百年打鐵老舖,有老屋建築,更有一群熱愛鄉土的朋友設置的「橋南咖啡」,到鹽水,
別急著走,曾有許多的故事值得我們一一探訪。
打鐵老舖~
還有師父手工打鐵喔! 旁邊也有販賣菜刀跟其它刀類~
亂走進間老房子裡~原來裡面都在賣水仙花~
難怪人家說水仙不開花~裝蒜啊你 ! 沒有花的話還真的很像是蒜 !
創意棉花糖~ 拉成花束的造型,看人家買一支50元
田豆伯田豆酥,多了好多種口味,九層塔跟梅子都蠻好吃的 ! 藥膳的也不錯 !
這條老街好像也是配合月津港燈節才有那麼熱鬧,平常沒有那麼多攤販的樣子~
https://saku031705.pixnet.net/blog/post/5719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