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2012.09.02~09.03 嘉義阿里山之旅,祝山看日出。
https://saku031705.pixnet.net/blog/post/5720336
原本是計畫第一天先來奮起湖,之後再上阿里山,但又考量到第二天不能太晚下山,
怕會起濃霧~ 畢竟山上氣候變化莫測,於是更改行程對調一下,
第二天看完日出稍作休息之後,就下來奮起湖囉~!
看到老街入口~
再往前開路旁就有停車場了~
看一下地圖,本來旁邊有些登山步道可以去走走的~ 後來都被下雨打亂了 !
車站前面有火車博物館~
就 .... 一些老火車展示, 博物館~ 你知道的 。
老古董車床跟鑽台~
該來學學要怎麼把路人 P S 掉
火車站前方就是地標上的四方竹~
換上50 MM 定焦,發現怎麼不用後製就有柔化效果~
原來是鏡頭有霧氣的啦......... !
不拍了~ 吃飯去 ! 悶
<奮起湖火車便當>
奮起湖火車便當聞名幾十年,但二、三年十年前搭乘阿里山火車,所購買的鐵路便當和現今的菜色已然
不同。由於年代久遠,目前便當的經營多半已經轉手到第二代,因為競爭,
便當菜色也愈做愈豐富,充滿企業理念。
本來想買白鐵盒的鐵路便當,不過一份要500元
買不下企 ~~~~~~~
新鮮哇沙米~ 山葵.. 自己買回家磨,一小條就要50元了。
小米麻糬~ 還不錯吃 !
星期一的老街還有點冷清~ ( 人多就嫌擁擠,人少就說冷清,不然你要怎樣 ! )
樹番茄~ 沒有買
德成餅店 <公婆餅>
為什麼叫公婆餅呢?原來,現年七十二歲的阿公林德銘,和六十八歲的阿婆蕭水,當年結婚後即在此開
設餅店,專門製作結婚用的大餅。鄰居們隨口給它起了個名──公婆餅,這個充滿鄉土味的稱號遂不逕而
走,如今店齡已近50年。老夫妻每天早上五點起床,磨米、揉拌、包餡、製餅,全程手工,一天大概能
作一百五十個,皮薄而Q,內容實在,餡有芋頭、豆沙、滷肉等口味。
一般遊客皆以為,公婆餅有點像是小一號的漢式肉餅,炭烤焙成,香酥可口。此外,店裡皮潤料實的草
仔粿也十分出名,以菜脯、絞肉、香菇、蝦仁等配料作餡製成,口味相當道地。
阿里山神木還沒倒下之前的照片~
豆腐豆花.
豆花~
豆腐加上現磨山葵. 一份80元~ 不過還蠻好吃的 !
老闆怎麼沒拿奇異筆給我簽名一下~
奮起湖位於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海拔約 1,400公尺,因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間低平,形如畚箕,
故舊稱畚箕湖。由於此區位於阿里山森林鐵路之中點,早年以老街、便當和四方竹聞名。同時,
它亦成為附近村落趕集聚散之地,因而村落聚集在火車站附近。
奮起湖的房舍依山坡而建。火車站下方有一條五百公尺左右的老街。街中的店家販賣特產,例如當地的
便當、豆腐和糕餅等美食,總是吸引不少遊客購買。由於旅遊興盛,這條台灣海拔最高的老街也成為許
多人旅遊阿里山必訪的地點。奮起湖老街位於車站下方。早年沒有街名,當地人僅以「街仔」稱之,是
奮起湖商家最早聚集的地方。在阿里山公路、鐵路未開闢前,這兒即已略具雛形,可說是條百年老街。
遊客走在老街中,彷彿進入時光隧道。尤其,老街聯外道路,全是石階步道。一層接著一層,
上上下下,面積不大,像極了北台灣九份的縮小版。更因為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有點類似九份
,因此也有人稱它是阿里山的九份,或是阿里山的悲情城市。
四方竹位於奮起湖火車站斜前方,因枝幹為四方形而得名,原產於四川峨嵋山,東傳至日本後,
民國13(1924)年再由日本移植到台灣。目前僅溪頭與奮起湖兩地才有,
而奮起湖更是第一個種植的地方。義母樹位於通往太和與來吉的公路上,
是指一棵長在山姆樹背上的枇杷樹,兩樹根連結在一起,又稱挨子樹。
交通簡介
阿里山地區主要入口道路為台18號公路,沿該公路而上,在36Km的龍美右轉嘉129可至山美、新美、
及茶山,在50Km石桌右轉縣169可至達邦、特富野、里佳,左轉縣169可至奮起湖、瑞里、瑞峰、
太和,再接嘉155可至來吉、豐山。此外,本區其他入口有由南方台3線經茶山的入口、
由北方縣162甲經梅山的入口、及由東方台21線(新中橫)方向經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的入口。
站在大凍山觀日峰頭,可欣賞由東方玉山群峰中昇起之日起。七星石約有十幾塊巨石組成,
岩石形狀不一,有的像哈巴狗、有的像蜂巢,其中有一塊大石,平坦如床,上有一酷似腳印之凹印,
人稱仙足印。巨墓碑則是一塊高約30公尺的小石山,岩壁平直,酷以墓碑。
吃完便當剛要逛一下就開始下雨了!
還越下越大,硬是撐著傘把老街逛完了,比想像中還小~
結果快開回台18線那邊就完全沒雨了。。。。。。。 WTF
跟老大半路跟我說的一樣~
續 2012.09.02~09.03 嘉義阿里山之旅,吳鳳公園 & 天空之橋。END
https://saku031705.pixnet.net/blog/post/57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