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aku031705.pixnet.net/blog/post/5720387
場次買的很緊密,看完夢想館後休息一下換看台北館。
世博臺北館展示內容介紹
曾引起全世界注目的2010上海世博臺北館正式於臺北花博公園新生園區與大家見面,
座落於新生公園的世博臺北館經過臺北市政府及贊助單位財團法人鴻海教育基金會的努力下,
將上海世博臺北館的展演內容原汁原味的移展至臺北,讓全民可以感受到臺北的寬度與深度,
再現上海世博臺北館之風華。
展出形式將以雙劇場概念為出發,將空間規劃為101 360度3D立體劇院、未來3D 劇院及互動體驗區等
三大部分。影片由侯孝賢導演執導,並結合立體影音多媒體與360゚3D環境劇場呈現
「臺北、生活、微笑」的現在臺北。另未來劇院在金字塔造型及臺北藝術大學設計之臺北盆地模型
的展演空間中舞動虛擬影像,展現資源全回收及無線寬頻的理念,讓參觀者感受到
「臺北,讓生活更美好」的印象。互動體驗區:透過觸摸互動讓參觀者體驗生態的臺北,
以及介紹臺北的自然及人文藝術,並以臺北與上海之故事串連,來增加參觀者對臺北市的認識。
剛進來是 101之360度3D劇院 所以就沒拍照了,照片中這個是未來劇院~
看起來沒東西~
影像直接投射在半空中,而且360度都能看到一樣的畫面
看完後來到互動體驗區~
透過觸摸互動讓參觀者體驗生態的臺北,以及介紹臺北的自然及人文藝術的探索臺北,以雙城故事
來串連臺北與上海,最後以微笑的力量的展現臺北市民的友善,讓參觀者對臺北市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然後就沒了....... 感覺內容有點少,看照片之前在世博的台北案例館蠻大的~
太陽好大熱到快讓人抓狂~
園區旁邊就是林安泰古厝,上次來是晚上,這回換來瞧瞧白天的樣貌~
2011.01.01 元旦遊台北花博 ( 八 ) 新生公園區~ 閩式庭園花茶殿(林安泰古厝)
沿革
清乾隆19年(西元1754年)祖籍福建安溪的林欽明(林堯公)率家人東渡來臺,其四子林志能(林回公)因善於經商,在艋舺開設「榮泰行」,在累積財富後,於現今臺北市大安區四維路141號蓋大厝,大厝的正身完工於清乾隆48年至50年(西元1783-1785年),清道光2至3年(西元1822-1823年)其餘左右護龍等也陸續完工。林回公為紀念家鄉,遂取福建泉州安溪的「安」和榮泰行的「泰」,將宅第定名為「安泰厝」,是臺北市現存古宅中年代最久的古厝之一。
林安泰古厝,座落「南蛇環北斗穴,蛇頭向七星」吉地,採「坐東北朝西南」之建築方位,距今約200多年,是一棟非常精緻的二進五間起四合院古宅,民國67年因未被列入古蹟且正好位於敦化南路拓寬用地的範圍內,遭到拆除的命運,後在專家學者的建議和奔走下成立遷建計畫,方得以移至現址而保存下來。
民國89年5月由臺北市政府民政局精心規劃為「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對外開放參觀,民國98年配合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活動成為展館並擴建庭園,民國100年繼續以「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開放民眾參觀,為本市重要觀光景點。
假山
以泥塑水墨匠藝參酌「芥子園畫譜」山水畫技法中之「皴法」、「巒頭法」,「磯田石壁法」、「水雲法」,以及現代工法「鐵網混凝土」的面層,施以泥塑匠藝。整合成為具有本土特色的匠藝假山。
風水岸山‧道法自然
林安泰古厝1986年自四維路拆遷重組于濱江公園,即脫離原有的地理風水環境,昔日古厝分金線正前方原以蟾蜍山巒頭作為『風水案山』,是完整的傳統民居風水地景,前有案山,左右有青龍、白虎護砂圍蔽,半月水池前為平坦的藏風聚氣「明堂」,今日閩式庭園為再現古厝的風水地景,於正前方形塑象徵案山巒頭的假山「顧渚茗山」,明堂左右以微凸草坡包被中央明堂腹地,以之重現彌補古厝的風水地景象徵。
古厝外顯閩南建築形式,庭院周圍園林講究自然而然,雲水自在之造景理念。蜿蜒曲折間,或見山水應和;飛石築道,或見怪石嶙峋,野景成趣。粉牆映翠竹,波光現枯石,小中見大,幽遠不盡的空間形塑,兼具養心、賞玩、遊憩、文化、教育等功能,怡情養性不在話下,是市民朋友日常生活的後花園,更是近悅遠來,結伴賞遊的最佳首選。
說時遲那時快,天的那一邊烏雲瞬間都飄過來,開始懷念起原本熱情的太陽~
怕等等會下雨趕快拍一拍~
古厝外埕鋪有紅普石,是當時大陸商船來臺,為避免船身不穩,置於船底之壓艙石,它的優點是不長青苔、
防滑。大門的門枕石、門墩與門臼,均由整塊石材雕成,各門設暗鎖。青斗石柱上對聯:
「安宅惟仁知其所止,泰階有道奠厥攸居。」左右雋有福、祿兩字門印。古厝的屋脊結構,
採一條龍的單脊作法,屋脊燕尾曲線呈現自然柔和的風貌。
走回圓山園區之前的爭艷館現在展出關於原住民的台灣英雄抗日展,裡面只有圖片資料,禁止攝影~
看完囉~! 來拍一張合照唄~ 新的隨身機還不太會調整背光時測光都太暗,
話說好久沒有那麼輕便出門了,之前都背個攝影大背包~
這張自己調亮一點,
這類單眼的畫質還是比不上單眼相機
續 2012.08.12. 台北‧晴光商圈 (夜市) 。
https://saku031705.pixnet.net/blog/post/572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