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2012.01.23~26.農曆新年環台花東遊 4-1 花蓮台東‧ 石梯坪,八仙洞,石雨傘。
https://saku031705.pixnet.net/blog/post/5720663
寫到沒梗了還是要把後面的補完,
再下來就到了三仙台風景區。
這裡的沙灘比較不一樣喔~!
在三仙台礫石灘上所見的即是麥飯石,麥飯石就是班狀安山岩 是火山噴發所凝固形成的熔岩 ,
主要礦物是斜長石及鎂鐵質礦物 (如黑雲母 角閃石 輝石等)
顏色灰色至暗灰色 等粒 鮮呈班狀,一般認為麥飯石可過濾潔淨水質 ,
但三仙台的麥飯石 缺少一種稱為"沸石"的礦物,所以實際上是沒有作用的。
可惜雲層有點厚~
三仙台就在通過八拱橋之後那三顆石頭~
台東縣成功鎮東北方的三仙台,是東部海岸最熱門的風景區,以波浪造型呈現八拱跨海步橋,
宛如一條巨龍伏臥海上,跨越至離岸珊瑚礁小島。特殊的海蝕地形,豐富的地質景觀、
壯闊的海蝕與奇岩,最足以襯托三仙台光芒四射的日出,亦是東海岸絕佳觀賞及拍攝日出景點。
東管處在此設立一處美崙美奐的遊客服務中心,遊客可在此了解三仙台島的著名景觀與多樣生態。
景區設有大型停車場及另闢有八拱跨海大橋及棧橋式環島步道,輕鬆悠閒漫步綠意海濱小徑,
享受悠閒時光。台東縣成功鎮成廣澳文化地景緊鄰台11線107.2KM小港段,原為「廣恆發商號』遺址。
『廣恆發商號』因自然及人為破壞,一般古蹟不是殘破不堪,就是完全改觀,
廣恆發雖無法避免破壞,來到東海岸之旅,也多了一處懷古之情。
三仙台是由離岸小島和珊瑚礁海岸所構成,地質屬都巒山火山集塊岩,
原來是一處岬角,因海水侵蝕逐漸斷了岬角頸部,而成了離岸島。
島之面積約22公頃,最高點海拔約77公尺。島上除了仙劍峽、
合歡洞等與三仙台故事有關的天然奇景外,並且散布著海蝕溝、壼穴、
海蝕柱、海蝕凹壁等海蝕景觀,島上並有稀有的濱海植物,
是研究海岸植物生態的重要據點,因此被列為自然保護區。
島的四周珊瑚礁環繞,島上奇石分布,其中有三塊巨大的珊瑚礁岩石,
傳說八仙中的呂洞賓、李鐵拐、何仙姑曾登臨此島而得名。
民國76年,完成了八拱跨海步橋,波浪造型,宛如一條巨龍伏臥海上,
銜接三仙台和本島,已成為東部海岸的著名地標。
三仙台島設有環島步道,悠閒地走一圈約需二小時。
隱含「八仙過海」神話傳說的八拱橋,是初到三仙台的遊人,進入眼簾的第一個鮮明語彙,起伏有致、
如波浪狀的圓弧橋身,串起陸地通往岬角海灣的路徑,天清氣朗時,在陽光與海水兩造映射下,
發出閃耀的光芒,畫面似真似幻,美麗極了!三仙台係一典型離岸與珊瑚礁組成的景點,
原本遺世獨立,因八拱橋、木棧道的闢建,今日才得以一窺其豐富的植物、地質生態的面紗。
頂著大太陽橫跨八拱橋,確實需要勇氣和體力,只要克服這一關,隨之而來的甜美卻是無可比擬。
沿著木棧道往前走,一路相伴的除了嶙峋崢嶸的珊瑚礁岩、充滿生機的海濱植物,
就是秀麗的湖光水色了,最後爬上百階的燈塔,360度的展望視野,
全世界最美的海景完全任由你擺佈了。
我們決定走一段拱橋就好了~
風還蠻大的~
換拍我一下~
看海的日子~
頭髮是風吹的啦~!
因為時間不是很充足,所以景點只能蜻蜓點水,沾一下醬油而已,改天一定要再來一次。
‧‧‧‧‧‧‧‧‧‧‧‧‧
‧‧‧‧‧‧‧‧‧‧‧ 沒梗
往回走吧~!
先去吃個東西~
三仙台地址:臺東縣成功鎮三仙里基翬路74號
★ 搭乘大眾運輸:
1、客運:
(1)、自台東火車站前搭往靜浦的鼎東客運海線班車至三仙台或石雨傘站即可到達三仙台。
(2)、自台東搭台汽或鼎東客運到成功鎮後,轉搭鼎東客運往長濱、浦的班車,至三仙台或石雨傘站即可到達三仙台。
每日一字 ~~ 『 翬 』 這個字唸 ㄏㄨㄟ ,一聲灰 。
生魚片很新鮮,價錢我不清楚~ 我只負責吃就好了。
飛魚卵香腸卡好吃,另外一支黑人香腸( 誤 ) 說錯... 是墨魚香腸~ 味道我們比較不喜番 ~
續~ 2012.01.23~26.農曆新年環台花東遊 4-3(END) 台東‧ 小野柳,池上便當,南迴南橫傻傻分不清楚。
https://saku031705.pixnet.net/blog/post/572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