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都在忙搬家跟整理,好久沒出門玩囉,原本老大跟同學約好的行程臨時取消哩,所以她又另外尋找了要去的景點~
雪霸國家公園的雪見遊憩區,看導航已經快到了卻發現路旁有"司馬限林道交通中斷"的標誌~
剛好旁邊是梅園派出所,進去問阿 SIR 看看,他叫我們回頭從下面梅園國小旁的叉路過去即可到達~
太晚出門路上車多又繞路的,到雪見遊憩區已經快中午了......
雪見遊客中心目前在整修當中~
這裡有東洗水山跟北坑山,可以去登山,不過我們的時間不夠,沒辦法去爬了,好可惜~
只能走走1~4號的登山步道.....
樹上有個像樹屋的東東~
一般人是無法上去的~ 哈 哈 !
為了研究「樹冠層」生態,雪霸國家公園,在雪見遊憩區內的樹上,搭建了一座7層樓高的研究平台,
而且還在兩個平台中間,架設了一條長10公尺的空中廊道,堪稱是國內第一座研究樹冠層生態的高空平台。
邊走邊拍~
雪見遊憩區海拔高度約在600到2600公尺之間,雨量豐沛、雲霧飄渺。1927年,日本登山家
沼井鐵太郎登上大霸尖山,遙望大霸尖山到雪山之間的稜線,感動之餘,在考察紀行中寫道:
「這神聖的稜線啊!誰能真正完成大霸尖山至雪山的縱走,戴上勝利的榮冠,述說首次完成
縱走的真與美」聖稜線的名稱便由此而來。聖稜線包括雪山主峰、雪山北峰、穆特勒布山、
巴紗拉雲山、小霸尖山大霸尖山等十餘座山所構成的山稜,是雪霸國家公園內最美的景緻
之一,更因為2006年播出的金鐘獎連續劇《聖稜的星光》而知名度大增。
早期的泰雅族人稱此地為Buan Para,意思就是「等待狩獵山羌的地方」。
園區內的北坑溪古道,是眺望聖稜線的絕佳路段。每年冬季可見雪山稜線的皚皚白雪,「雪見」
因而得名。雪見地區原為北勢群泰雅族的祖居地,歷經多次遷移後,現今分佈在大安溪兩側,
分別是天狗、梅園、大安、永安、象鼻、士林、中間及蘇魯等八個部落,分屬梅園、
象鼻及士林三個行政村。泰安鄉沿著北坑山、盡尾山及司馬限山分隔成前山及後山,
所以當地人習慣將位在後山的三個村合稱為「南三村」,是雪見遊憩區的入口之一。
步道旁一棵很大的樹~
樹幹裡面都空心了~
1號林間步道全長190M、2號林間步道全長120M、3號林間步道全長135M、
4號林間步道全長330M、就算全部都繞完也感覺很短,下回可以安排看要住在
村莊的民宿或找附近營地露營,才有辦法去爬山,不然一日遊的時間根本不夠~
回到遊客中心對面的座位休息區吃午餐~
我們帶了餅乾、泡麵還有麵包~
雪見遊客中心一樓在整修,二樓的視聽室還有開放播放介紹影片~
跟服務處的工作人員閒聊後他建議我們可以走要往東洗水山跟北坑山的林道,大約2.47K處有個觀景平台~
從這邊看過去由右至左是小雪山、中雪山、大雪山、老松山、大雪山北峰、奇竣山、頭鷹山、
火石山、雪山主峰、雪山北峰、穆特勒布山、巴紗拉雲山、小霸尖山、大霸尖山~
可惜那邊的高山沒有下雪,不然聖稜線上頭覆上白雪會更加美麗~
忘記帶腳架的快拆板,沒辦法拍全家福就叫賢幫我們拍合照~
這小子已經長的比我還高了~
回程下山經過二本松解說站及丸田砲台時沒位置停車而放棄,只有在國家公園界碑觀景台有停留~
不過此時已經開始起霧,看不到什麼風景囉~!
繼續開霧越來越濃,我還迷了路,原本要走原路從卓蘭回家,結果走錯叉路繞去大湖,
半路還有條很小又陡的產業道路,嚇Q我的毛,好怕開到一半車子無法通過就挫咧等.....
隔天跨年夜台中體育館說有雪花秀所以我們就去看看,結果所謂的雪花居然是泡沫.......
雖然有點囧..........還是祝大家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