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https://saku031705.pixnet.net/blog/post/5718617
這天的降雨機率剩下30%,一早起床看到好天氣心情就好很多~
半路看到這個景很棒,就停下車來狂拍 ^0^
早上的行程是地址位在: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11鄰191號的布農部落文化園區~
門票每個人150元可以抵消費100元~
門口進來就有間布農便利商店,飲料餅乾都有賣~ 價錢跟外面買的一樣,沒有比較貴 !
內本鹿布農生活文化館~ 編織工坊
五顏六色的色彩好漂亮~
布農部落的緣起~布農部落位於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由布農文教基金會所設,為白光勝牧師一手
創立,凝聚族人力量共創就業生機,布農部落園區開放給原住民創作者展示各種現代鐵雕、
木雕、石板藝術品,布農文教基金會並提供就業機會給布農部落青年,讓他們找回原住民對於
傳統文化的認識與自信,也提供我們一個體驗原住民生活文化的機會,
布農部落所呈現的各項展示作品,顯示原住民的藝術創作風味為主。
射箭場~ I am sorry 這個笑話就不再說了~ 請看這邊
2015.11.15‧結婚十四週年之旅,阿里山達娜伊谷、奮起湖。
很讚的工藝品展示~ 迷你石板屋 !
表演場~ 時間還沒到 !
先進去商店紀念品區逛逛~
老大試用了擦蚊蟲咬傷的藥,過一下子就消腫了,天然又有效~ 馬上買了一瓶 !
表演快開始我們才出來,只剩下後面一點的位置坐了,舞台上三歲的原住民小朋友成了表演焦點,
好可愛~雖然他會在表演一半時亂跑 XD 主持人說:如果發現他亂跳或跳錯請笑小聲一點,
別讓他聽到,畢竟他也是有尊嚴的 ^0^ 我要專心看表演所以只拍了兩張照就放下相機了。
整場表演差不多一個小時,內容載歌載舞蠻好看的,再搭配上主持人妙語如珠的幽默風格,
真的挺棒的 !比較有印象的是他說:原住民朋友很可愛,早上叫他們八點來上班,
九點才看到他走進來,下午五點下班,他四點就走掉了~
看完表演走去旁邊,下面有個河堤步道~
覓食中~ 這間是咖啡館
下面這間是套餐式的,然後青菜類自助式川燙無限供應吃到飽~
也有單點區~
我們點了月桃飯(40)、麻油麵線(50)跟牛肉麵(150) ~除了牛肉麵的麵條煮的有點爛以外都還不錯吃 !
吃飽走到水池邊看到橋下萬頭鑽動~
水裡的鯉魚都把頭伸出水面搶飼料吃 XD
布農族的歷史 布農族居住於中央山脈兩側,海拔1000公尺以上,最早居住於鹿港、斗六、
竹山一帶,18世紀時,世居南投的布農族開始大量的遷移,一是往東遷至花蓮的卓溪鄉、
萬榮鄉,再從花蓮移至台東的海端鄉與延平鄉。另一支沿著中央山脈南移至高雄的那瑪夏鄉
(原三民鄉)與桃源鄉以及台東縣海端鄉的山區;
完整的布農部落裡,有三位領導人物:祭師、射耳祭的主持者、政治領袖。
這邊的住房看起來好多間,晚上住這裡感覺也挺不賴的 !
走到底還有間布農餐廳,裡面都是賣合菜類的~ 所以我們剛剛就沒過來看囉 !
有機會來這裡露營的話, 一定也很讚 !
DIY 皮雕教室~
出草獵人頭的石雕 ~
布農族-音樂部落 布農族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每年11至12月之間,布農人舉行小米播種祭,
為了祈求小米能夠豐收,因此社裡的男子圍成一圈,一起合唱『祈禱小米豐收歌』,歌聲一開始,
只有四部合音,但當音域高到某一個層次時,軌出現了八個不同的音階,這也是目前世界上獨一無二
的和音方式,台灣原住民族的音樂堪稱世界音樂的瑰寶;另外,布農族的器樂演奏是原住民族當中
保存最完善的,其中布農族特有的樂器是四弦琴,弓琴也是布農族盛行的樂器,
以竹子為弓、細鋼絲為弦,一端銜在嘴裡,左手持弓右手撥弦,悠揚的琴音相當令人不禁陶醉。
布農部落園區介紹~來到布農部落,園區十分廣泛,有布農部落咖啡屋-有許多原住民的雕刻藝術作品
,咖啡屋內所使用的傢俱也融合了流行的圖騰、符號,進而創造出新的原住民藝術,加上設有半露天
的咖啡座位,讓遊客能品嘗美食的同時,能眺望鹿鳴溪,山巒層疊,交錯成伊幅美麗的景致,還可
布農部落咖啡屋內享受到原住民的風味餐,百分百的布農風味;部落劇場-布農部落中著名的表演
『八部合音』,更是來到這裡的遊客不容錯過的表演,這個屬於布農族的文化瑰寶,在幽幽的深山中
,漸漸的發揚光大,也讓世人能更讚嘆原住民對於音樂的崇拜與堅定;
這些特質,可都是只有布農部落才體驗得到,原住民的情、原住民的心。
拍拍照~ 時間也差不多了,繼續前往下一站 !
台東布農部落文化園區~ 蠻值得進來逛逛的 ! 大推~
續~ https://saku031705.pixnet.net/blog/post/571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