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https://saku031705.pixnet.net/blog/post/5718695
老大在網路上搜尋到別人的網誌,照片上看起來西螺大橋是封閉成行人徒步區,
但是我們到這邊看到的是車水馬龍,所以就開車過去大橋另一頭看看之後又開回來,
車輛全線通行中 XD 可能別人拍的照片那時候有辦活動吧 ! 我猜~
西螺大橋,台灣公路橋樑,在日治時稱濁水溪大橋,位於雲林縣與彰化縣之間,橫跨濁水溪下游,
以華倫式桁架橋設計,連接起南端之西螺鎮、北端之溪州鄉二地的交通。1952年完工時,西螺大橋
是當時全台灣最長的橋樑,被譽為「遠東第一大橋」。濁水溪為台灣中部重要分界河。由於河面廣闊
,16世紀歐洲人所繪之台灣地圖,甚至誤將台灣分為北、南兩島。長期以來,兩岸人民往來時必須
長期倚賴竹筏等交通工具,若遇上溪水暴漲,則嚴重影響兩地交通,因此一直有興建交通橋樑之提議。
在日治時期,跨越濁水溪下游的陸橋僅有縱貫線之鐵路濁水溪橋,未有公路陸橋跨過。旅客渡濁水溪
則須轉乘鐵路或竹筏。1937年(昭和12年),發包興建濁水溪大橋,主要的建設部分為橋墩,方法
是先以鐵條綁出橢圓形空心板模,接著灌漿抽沙來加重重量使板模下沉,如此反覆作業,使每座
橋墩的基樁高度約二層樓高,32座橋墩於1941年完成,之後因戰爭鋼材挪作他用而中止建設,
成為未成道路。戰後,國民政府遷台之後,在美援下於1952年5月29日再度開工。西螺大橋
於1952年12月25日完工,1953年1月28日正式通車,雲林、彰化兩縣居民為橋名引起爭執,
後來是沿用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使用英譯名,才稱為西螺大橋。 完工當時是僅次於美國
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大橋,也是當時遠東第一大橋,亦使日治時期即定線的縱貫道路
全線通車。另外,橋上亦併設糖業鐵路,形成鐵公路同行現象,為南北平行預備線最晚完工
的一段,唯1979年以妨礙交通為由拆除。1997年,中沙大橋與西螺大橋間的溪州大橋完工後,
西螺大橋轉為供小型車、機車、自行車通行的便橋,2000年曾被提議因此橋老舊應予拆除。
在雲林縣與彰化縣政府的努力下,使西螺大橋轉型為觀光大橋,2004年11月19日,彰化縣
及雲林縣政府均將西螺大橋列入該縣的歷史建築。大甲媽每年農曆三月前往新港遶境進出
雲林必走西螺大橋,是少數特例開放大型車走西螺大橋的特例。
回到西螺老街這邊的橋頭,下方是一大片草皮,很多人帶小朋友來這裡放風箏~
西螺大橋,橋身全長:1939.03公尺。 有夠長的~
接著到西螺老街看看~
原本的榮德商店改造成YEN的廚房~西班牙私房料理小酒館 ! WOW 這蠻適合晚上來的 ^0^
捷發乾記茶莊~ 裡頭有開放參觀 !
保存相當完整的老房子,看起來挺棒的 !
恩~ 有些地方應該也有翻修過啦~! 難免的,歲月嘛 ! 你知道的 ~
走到最裡面那棟中間庭院有點像天井的樣式,我也不知道這該怎麼說 XD 老大妳翻譯翻譯~
重點是這裡還有口活井~ 為了安全起見,井口上面用強化玻璃封住了 !
從上面小孔看下去,水不深,但是很逗的是~ 還有人把它當許願池.....丟了好多銅板下去........
這間小房間是販售文創商品的~
走上二樓瞧瞧~這樓梯做的又小又陡,上下樓的時候要特別小心~
樓上只有開放室外的部份~
要離開才發現原來這間是西螺老街文化館~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原為捷發乾記茶莊,
是一棟集合漢和洋文化元素三進建築。
92年起由螺陽文教基金會營運,免門票開放參觀做為老街生活示範點。
螺情懷舊冰釀滷味~
屋裡的裝飾保留了原本的抽水洗衣古蹟,再加上店家的巧思點綴一下,看起來也別有風味~
這邊比較熱鬧的東市場~
早在清領時期,因位於渡船頭驛站附近,南北商旅匯聚於市後街一帶,聚砂成點而成為市集。東市場
1935年(昭和10年)間興起,最初只是竹管棚架搭建市集。後來才以1953年西螺大橋建成時剩餘木料,
建築為現在的形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部份則是1965年才完成。日治時期實施市區改正計畫後,西螺
商業發達,人口聚集,東市場與西螺戲院遂成為西螺最繁華的市中心,更是西螺各文化之發展源頭。
「東市場」分為前棟臨延平老街一條龍的店屋之建築型態,樸素的外表融合了台灣與日本風格的
舊木料建築,代表象徵是其正面牌樓女兒牆,牌面背後為天溝,在各磚造立柱內埋設陶管,呈現其
牌樓厝風格。內部的建築形式類似日本東京造街時期的「牌樓厝」看板建築,現今使用竹編泥灰
作為隔間牆,形成一間一間小房間的隔間模式,同時有夾層樓設計,但無使用樓梯,因使用需求,
地坪多已改為磁磚,部分隔間則有氣窗設置。 東市場現在的創意市集包含:西螺柑仔店、
湧林木工坊、陳老爹手作腰果、有藝思 、漾竹坊、君容軒手工皂、空谷幽蘭畫室、
王秀杞美術館、陸氏咖啡、世金藤具、聿之坊工作室。 資料來源:魅力西螺網站~請點這裡
台灣永豐米糧行~
西螺祖傳麻糬大王~ 五十年的老字號
還不錯吃~
一甲子的老雜貨店~ 光看門口的玻璃櫃子就知道它的歷史了 !
以前集郵的郵票都這樣掛著賣~
還有現金抽抽樂~
手機自拍棒沒拿好,照片拍起來都糊了 >''<
花了10元銘謝惠顧~ 哈 哈 !
後面馬路旁的木造老房子,年久失修都荒廢掉了~
逛到一攤賣小飾品的,老板娘請她女兒示範貓耳朵頭飾要怎樣戴~ 她還學貓咪叫好可愛 !
老大戴有點不好意思~ 哈 哈 !
老大說她戴這樣是小叮鈴,我說她是哆啦A夢的女朋友小咪,因為是白貓 XD
廣場上還有些古童玩可以試玩~
清領初期,西螺街市已具有相當規模的商業發展,吸引了許多大陸漢人來臺經營定居,例如:
乾隆35年(西元1770 年),林集山在市仔頭(延平路東段)經營「廣合商行」,廖輝煌在街尾
(延平路西段)經營「玉山商號」,廖金算經營「玉興號」。昭和十年(西元1935年),臺灣
中部發生大地震,西螺慘遭重創,當時因建築材料差,許多竹管厝、土角厝傾毀,到處斷垣殘壁
,滿目瘡痍。所以,昭和十二年(西元1937年),西螺實施市區改正,西螺街(今日的延平路)
拓寬拉直,臨街的建築立面在幾年內整齊劃一,奠定了今日西螺老街的樣貌。
這裡還有間丸莊醬油觀光工廠~
主要是販賣醬油,然後室內有很多關於品牌的介紹跟器具的展示~
黑豆培麴七天過程~
你知道為什麼釀造醬油一定得用甕嗎? 因為製甕的材料是原土,原土中含有鐵質,
在高溫窯燒過程燒溶鐵質,產生氣孔,所以甕在黑豆釀製發酵過程能有透氣及保溫效果
提供最佳的發酵條件。 原來黑豆醬油就是人家所說的蔭油~
其實站在這邊有股味兒,我們都有點受不太的了 XD
上樓參觀是原屋主的生活起居空間~
好小的馬賽克浴缸~
很多器材有點像實驗室~
店門口的商品陳列~
莊家的家訓 處世金言 還有出現在民視 ''龍飛鳳舞'' 的劇情裡面~
好特別的黑豆醬油冰~
肚子有點餓剛好來吃 ''琴連'' 的碗粿跟米糕~
米糕賣光了只剩碗粿,我吃起來感覺沒有比台南麻豆的好吃~
吃完再去找西螺戲院,蠻多人跑進去戲院裡拍照的~
旁邊的出入口看起來亂恐怖的 XD 不知道是因為921地震而毀損的嗎 ?
三間一體的外型一開始總讓人錯以為三棟為同一家族所建,後經調查,才知建築年份不同,
非同一人所建。但因鐘樓造型特殊,又為老街上稀有之三樓建築,所以三間呈一體,皆以金玉成
鐘樓稱之。 金玉成商行因早期經營鐘錶及金飾買賣,故將時鐘應用於建築體上,別具廣告效果。
金玉成商行外型的立面是三間一體,外貌為洗石子型式,陽台有自由曲線的鐵圈護欄,尖拱、
圓拱並用,建築外觀以自由曲線造型構成,異於中國傳統的對稱嚴謹,表現ART DECO裝飾主義的
美學風格,帶有強烈的藝術與現代主義建築型態。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其左方三樓上突出的鐘樓,
由於造型特殊,民國88年老街屋選美時奪得第一名美譽,時至今日儼然已成為延平歷史老街屋
的最佳表徵,民國99年延平路74號承租給螺情滷味營業。
鐘樓這間化身為咖啡館~
螺溪齒科~李其雄自日本東京帝大學成歸國,服務鄉里,在西螺鎮開設唯一掛牌正科牙醫診所。
民國40年臺灣實施地方自治時,李其雄獲選為西螺鎮第一任民選鎮長,對地方民主自治有其指標
意義,當時震撼國際的西螺大橋的完工與通車,即是在其任內完成。西螺齒科因主人歇業後,
店面並未改變其用途,至今仍保持舊時診所風貌。外觀是以一間為獨立單位的立面裝飾,
非對稱的兩個大弧形立面,配以三角形的木窗,右方有一圓拱的哥德式尖拱加上小陽台窗戶,
二樓窗戶是配用風翼箭形的窗櫺,騎樓牆面上有泥作浮雕「齒科」招牌,
為裝飾派風格的最佳代表,並在民國88年獲選為老街屋選美的第二名。
西螺老街圖書館~ 雖然很迷你,但是裡頭還有蠻多小朋友在看書 !
福興宮西螺媽祖廟源自康熙五十六年(1717)明海師父從湄洲奉請來台,原先巡狩、護佑轄域
西螺保五十三庄,光陰延綿近三百年,信仰區域擴大至西螺鎮、莿桐鄉、林內鄉、崙背鄉、
二崙鄉、虎尾鎮、斗六市、彰化縣溪州等鄉鎮,乃成「螺陽迎太平」媽祖繞境出巡的遼闊區域。
西螺媽祖靈驗異常,舉凡出行、航海、病痛、嫁娶、安產及所有吉凶、禍福之事,
莫不祈願而護庇,香火日盛,信徒逐漸遍及彰化以南、笨港之東、諸羅以北、水沙連之西,
因有求必應,有祈必安,故大家尊稱西螺媽祖為「太平媽」。
天黑來夜市~ 剛好看到廣告今天有夜市新開張,結果吃完東西才發現我們跑錯場了~
哈 哈 ! 這個是''東南觀光夜市''
看到很特別的鐵板燒攤,就像大埔那種直接變成露天的,後來我們跑去吃臭豆腐~
趕來第二攤~西螺觀光夜市12月27號隆重開幕,兩場距離蠻近的開車大概三分鐘~
這裡看到比較特別的是直接叫賣海鮮魚類,有點像魚市場拍賣,
另外~不知道是一次兩場夜市的影響嗎 ?
兩邊夜市的攤販都很空...... 有點空虛的感覺 > 0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