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https://saku031705.pixnet.net/blog/post/5719004
前一天晚上睡覺前跟老大聊天,她邊滑手機看金門有啥地方可以去,突然跟我說人家說沒去小金門
就等於沒來過金門耶 !所以我們就過來小金門看看到底網友有沒有在唬爛~
早上先到水頭碼頭搭渡輪,船票一個人60元機車100元。
金門有料羅與水頭兩商港,水頭商港同時為小三通指定港口,與廈門東渡碼頭及廈門五通碼頭間
和泉州石井碼頭有定期航線,亦為烈嶼鄉(小金門)與金門本島每天固定航線對開。 小金門的
九宮碼頭及大金門的水頭碼頭之間每天從早到晚每半小時各有兩艘渡輪來回,每次搭乘需付
全票60元新台幣,半票30元新台幣,船隻可載運機車或腳踏車等小型車輛,每次載運機車需付
100元新台幣(非縣籍),腳踏車(非縣籍)付50元新台幣,小客貨車(3.5噸以下)付700元新台幣,
大客貨車(3.5噸以上)付4000元新台幣。(擁有戶籍之縣民,金門縣政府有補助,車輛載運收費
標準參考至金門縣公共車船管理處為準) 金門地區的居民於搭乘公共車船時,可持金門縣公共
車船管理處發行的金門交通卡,在上下車船時於電子感應器前感應刷卡,即可免費搭乘。
搭乘地區公共運輸船則需另付保險費用。其交通費用由金門縣議會撥款補助。
船班每隔半個小時就有一班,差不多十五分鐘的航程就從水頭碼頭到達小金門了~
百年榮耀~幸福金門
上岸後就騎著機車到處跑,中華民國萬歲~!
烈嶼鄉,又稱小金門,中華民國金門縣的一個鄉,位於金門本島西南西方,居於金門與廈門之間,
位處於福建省東南隅的九龍江口外、廈門灣內,並包括大膽島、二膽島、復興嶼、猛虎嶼、
獅嶼等諸小島。屬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管轄。距離中國大陸最近的島嶼僅約0.5公里,在戰略位置
上可以說是「外島中的外島,前線中的前線」。山多平地少的烈嶼,總面積為14.8536平方公里,
山巒多分布於東北方,地勢東北寬而高聳,西南狹而平緩,宛若「彪顧猛虎」之勢,再加上
扼制閩海,屏障台澎的地理位置,自古即為兵家必爭之地。 烈嶼鄉共劃分為五村,
分別為林湖村、上岐村、西口村、黃埔村、上林村,現有登記戶籍人口約為九千九百人。
大同餐廳~ 老屋子保存的還很完整 !
金門這裡隨處可見放牛吃草的畫面~
烈嶼又被稱做「小金門」,島上的先民來自中原,從隋唐時代即來此開發繁衍。
唐代閩觀察使柳冕,在島上紅石山上設有牧馬寨做為牧馬之用,宋元兩代在島上設鹽場,
明代烈嶼設巡檢司,清代為防倭寇,立塞置汛。另外,南明鄭成功也於1646年在島上
吳山會文武群臣,曾派鄉籍俊彥林習山駐守烈嶼,以此島做為「反清復明」根據地。
中華兩岸精品中心,不過這條商店街看起來冷冷清清 !
好筆直又沒啥車的馬路~!
照地圖走環島自行車道,先來到烈女廟拜拜~
小金門的廟宇不少,但其中香火最盛的廟宇是烈女廟,又稱作仙姑廟,位在小金門的西南端海濱。
據聞仙姑曾多次顯靈,有求必應,故香火鼎盛,也成了著名的觀光景點。 烈女廟又稱「仙姑廟」
位於青岐村郊龜山山麓,原稱貞烈祠,重建後則以「烈女廟」正名。烈女廟供奉王仙姑,凡名
王玉蘭,廈門人,民國四十三年六月九日午間在海邊拾蚵,慘遭戲辱欺凌,雖百般抗拒,誓死不從,
終被剝光衣物後溺屍大海。翌日屍體漂至烈嶼龜山海邊,我方海防駐軍劉戰士發現撈起,將之
妥為安葬。事後該女托夢劉戰士,言其遭遇,鄉人聞言,感動萬分,後屢著靈異,鄉民
紛往祭拜,有求必應。鄉民敬其堅貞志節,又念其庇佑恩澤,乃出錢出力,於民國四十五年
建廟,塑像奉祀,尊以「仙姑」。今烈女廟景緻幽美,不僅是鄉民求禱之所,亦為觀光之勝地。
陵水湖~
一路上只有遇到很少數的自由行遊客,蠻悠閒的又不會人擠人 !
李府將軍廟~
旁邊的防空洞坑道~
半路看到像軍營的碉堡,就走進去看看~
現在很多裡面都有開放參觀~機槍堡~
牆上還有曾經在這邊當兵的軍人寫的日記回憶錄~
門口路旁整排的坦克車~
還我河山~ 金門這類口號標語超多的~ !
保留很完整的透天古厝,外觀只有一樓大門有整修過~
是湖井頭,不是頭井湖我ㄧ開始都唸錯邊了「湖井頭」凸出於烈嶼西北角,與大金門東北角的馬山、
西北角的古寧頭、大膽島為昔日的心戰喊話基地,終年以全天候的音樂和喊話,向對岸的共軍進行
心戰襲擊,其廣播音量籠罩整個金門島,以報告國內外新聞氣象、策動敵方人員投誠及各種反共號召
為主要內容。當年鄭成功雄據金廈初抵烈嶼時,也在附近登陸。湖井頭戰史館改建於民國七十七年
元月,戰史館的門牆上刻有八二三戰役浮雕,戰史館頂端砌以仿古城垛,館前廣場陳列著高砲、
五七戰防砲和機槍等武器,配上城垛式的牆頭設計,更加凸顯出濃厚的戰地氣息,若未曾服役於
小金門者,肯定對這樣的戰地景象大開眼界。 館內詳細記載了大二膽、九三、八二三數次戰役中,
烈嶼島上的軍民同胞雖在槍林彈雨中,但仍奮勇抗敵的堅毅精神。並有先總統 蔣公和經國先生
與總長在戰時的書信往來等史績資料,陳列了戰爭時我方與敵軍所使用的武器、以及歷次戰役
實況及烈嶼軍經建設、及歷任國家元首、政府各級元首巡視金門之照片資料等。湖井頭位於
東坑寺的最前端,晴朗無雲的天氣,憑肉眼就可看到對岸與海上的船隻;又透過高倍望遠鏡
眺望大陸,即可望見海峽對面的廈門島上建築物,更可清晰看見「一國兩制統一中國」的標語
,正與我們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遙遙對望,似乎當時的心戰喊話,還在延續著。
愛的教育 鐵的紀律 、 軍令如山 軍紀似鐵 !
當初砲戰打過來的砲彈,還有共軍的宣導彈~
衝鋒槍還有步槍都變老古董了~
這裡用望遠鏡可以清楚的看到廈門,不過當天天候不佳,看過去一片霧茫茫~
距離廈門只有6000公尺~
牆上的電話拿起話筒就能聽到,以前的人口述歷史的錄音檔~
外頭還有播放軍事演練的紀錄片~
路口的迷你小坦克~ 好Q 好可愛 !
繼續沿著海岸走,看到了「紅土溝三營區L-36據點」
從這邊看過去廈門,如果天氣好就能看的很清楚了 !
下一站跑到鐵漢堡來了,拿著地圖找路走有時候都會走錯叉路 >''< 還常常迷路~
階梯上的地雷~
陰暗的坑道~
坑道裡通往四方八達的地方,有些洞口封閉起來,單一路線走遊客才不會迷路~
走一小段坑道後,我們就往回走囉~!
真人版踩地雷~
老大笑容不夠燦爛 ! 我只好示範一張給她看 !
哈 哈~ 好啦 ! 正經一點~
接著往前走就是勇士堡了 !
坑道裡有地雷體驗區,看人家介紹蠻好玩的,不過我們沒找到.......
射擊紀律,一.看不到不打。二.瞄不到不打。三.打不到不打。
肚子餓了剛好晃到羅厝漁港~
旁邊只有賣合菜的餐廳,所以我們先去漁會生鮮超市買餅乾之類的吃ㄧ下,
要來之前就有看到網友說小金門這邊賣吃的很少,連便利商店也很少,所以要過來之前
可以自己準備一些食物帶過來,不然半路肚子餓又找不到東西吃真的很難受~
最後一站來到九宮坑道(四維坑道)
九宮坑道(又稱四維坑道)位於小金門九宮碼頭左方山坡上,烈嶼管理站原為國軍部隊駐防地,
視野景觀十分開闊,可以清楚眺望金門本島,該點由金門防衛司令部於民國87年移交金管處,
歷經3年多的整建,於90年12月28上午,連同嶼遊客中心與九宮小艇坑道一併正式對外開放。
所謂的小艇坑道,是國軍當年為了避免運補船隻在裝卸貨物過程遭受共軍炮火,因而於堅硬花崗岩下
開挖出來的坑道。由於必須考量船隻行運,這樣的坑道,內部規模相當讓人嘆為觀止,而且所有工程
都是由國軍以雙手打造而成。 由於當時物資與設備缺乏,加上必須在共軍戰火下施工,因此,坑道
的形成,本身就是一部血淚史。目前金門主要的小艇坑道,就是位於金門本島的翟山坑道與位於
小金門的九宮坑道。翟山坑道已於數年前開放,全長357公尺、寬11.5公尺、高8公尺,
而九宮坑道則更長達790公尺、最寬處15公尺、高11.5公尺,
總計包含5個副坑道以及4個出入口,規模比翟山坑道大了一倍有餘。
超酷的海上坑道,如果遇到海水滿潮旁邊的步道也會淹沒喔 !
旁邊有個門走進來~
坑道裡面還有更深的坑道空間~ 黑漆漆對不到焦 >''<
裡頭除了有展覽室,還有人員駐守在這邊,一開始覺得坑道裡亂恐怖的,看到有人後就安心許多~
金門島上各地區岩石種類介紹~
這個坑道空間以前還曾經拿來當九宮醫院~ 好特別 !
因為時間的關係,另外一條看不見尾的步道我們就沒去走囉~!
話說剛騎機車在半路上有看到一個大工程,我還跟老大說這是要蓋跨海大橋嗎? 回家上網查居然被我
猜對了~就是金門大橋~2011年1月9日,聯絡大小金門島(烈嶼至金門島)的金門大橋開始動工,
預計將於2016年完工。這座跨海大橋,將可以有效改善小金門交通、水電、醫療問題,過去
兩岸烽火連天的年代,前線的金門實施戰地政務,以致許多建設無法推動,人民生活相當不便,
尤其與大金門一水之隔的小金門(烈嶼),醫療等資源匱乏,如有一座橋樑連結大、小金門,
則金門的建設將可迎頭趕上廈門。 金門大橋從大金門湖下到小金門後頭,全長約5.4公里,
其中跨海部分約4.8公里,主橋為五塔連續的脊背橋,完工後將是全世界最長跨徑的脊背橋。
這條海上長龍,將縮短大、小金門的交通距離,並帶動觀光的便利及地方的發展。
繞了一圈回到九宮碼頭,網路大家都介紹來小金門半日遊,不過如果迷路加找路,
還有每個地方都深入慢慢逛的話,
差不多就需要一天的時間了,我們沒有走的很透徹(有點走馬看花)也花了五個小時的時間 !
續~ https://saku031705.pixnet.net/blog/post/5718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