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https://saku031705.pixnet.net/blog/post/5719001
從列嶼鄉回到金門後,就先去金城吃午餐,意外發現這家吉祥餐飲還蠻好吃的,
位置在金城老街附近(貞節牌坊一帶) 地址:金門縣金城鎮中興路143號
金門的蚵仔雖然沒有很大顆,但是很鮮甜超好吃的~
這家的炒泡麵也不錯吃 ! ( 有些店家是用維力炸醬麵下去炒,那股味道我不太喜歡 )
水餃也很棒 ! ( 不知道是前一晚踩到地雷的關係嗎 ? 突然覺得這些都是人間美味啊~! )
吃飽休息一下,換去古寧頭逛逛~
古寧頭戰役和平紀念廣場這邊感覺沒啥遊客有點冷清~
我們直接去古寧頭戰史館看看~
反空降堡~功能為在各道路交叉口監控各個道路,二次大戰時更兼具防空降功能,
國民政府38年撤退後,為了防範共軍來襲,在金門主要道路交叉處設置反空降堡。
古寧頭戰史館位於金門西北部,首先通過一條以戰車軌道意象之濃蔭大道,並經過英勇戰士銅像,
兩旁立有當年曾參加古寧頭戰役的「金門之熊」戰車,內部陳列有戰利品武器、作戰文件、作戰
指揮官照片、戰情大型油畫的展示及先總統蔣公指揮車等,並以多媒體播放方式介紹古寧頭大戰歷史
,以緬懷當年拋頭顱,灑熱血,保衛金門將士們的犧牲精神。綜合劇場內容為「古寧頭大戰」,
透過牆面及地板雙螢幕,講述戰爭發生的經過並穿插電影情節,讓遊客了解古寧頭大戰始末。
古寧頭戰役(中華民國政府方面稱古寧頭戰役、古寧頭大捷或金門保衛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方面
稱金門登陸戰)是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的一場戰役。 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49年7月上旬入閩,由
第三野戰軍(三野)第十兵團負責。第十兵團司令為葉飛,先後發動福州戰役、平潭島戰役、
漳州戰役、廈門戰役和金門戰役等。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10月15日,解放軍渡海發動廈門戰役,先佯攻鼓浪嶼,成功吸引國軍注意力,造成國軍判斷失誤。
之後,解放軍分數路成功登陸廈門,擊敗守島國軍。10月17日,國軍福州綏靖公署代主任湯恩伯
棄守廈門。解放軍第十兵團佔領廈門後,繼而佔領金門以北之石井、蓮河、大小嶝、澳頭等地。
解放軍葉飛將屬下第三十二軍船隻分發給第二十八軍,決定集中船隻進攻大金門,
但鑒於船隻數量不足,日期一再延後。10月24日晚,
終於在決定下令渡海,進攻大金門,結果登島解放軍在島上戰鬥三晝夜,全軍覆沒。
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
這裡的坑道裡面燈光明亮還有冷氣空調,比較讚喔 !
戶外指揮台~
這次來都沒有去海灘踩踩沙踏踏水~ 順便去看地雷區 XD
沙灘上一整排的''反登陸樁''跟平地上的''反空降樁''都是金門砲戰過後的產物,軌條砦(砦,音義同
「寨」),為金門海濱軍事阻絕措施,又稱之為「反登陸樁」。軌條砦,即將鐵軌軌條以四十五度
斜角,置於混凝土方,再延海岸線佈防,目的為防止漲潮時,船隻靠岸登陸。佈防於海濱的軌條砦
,以孤傲之姿佇立著,是金門意象中最能突顯戰地氛圍的一景。每當夕陽西下,
位於慈堤海濱的軌條砦,總吸引不少遊客於此取景,懷想這裏曾經作為戰地的滄桑身世。
展覽室有早期先總統 蔣公視察前線時的老照片~
國造24式7.92公厘馬克沁重機槍~
戰史館門口迷你版的坦克車~就是當年曾參加古寧頭戰役的「金門之熊」戰車 !
接著來到~北山共軍指揮所~「北山古洋樓」係由金寧鄉古寧村北山聚落李金魚出洋菲律賓經營椰子
生意有成後,於1928年返鄉興建,聘請大陸南安的大師傅設計,並由本地古寧頭工匠李炎頭召集
分配工作。李宅為雙落大厝左側增建洋樓大宅,為當時北山聚落中最豪華的宅邸。1937年日本發動
侵華戰爭,李金魚與許多金門的「出洋客」紛紛留下宅院與產業,返回發跡的南洋僑鄉躲避戰亂。
1949年10月國民政府軍隊撤退至金門,10月25日凌晨爆發「古寧頭戰役」,由於「北山洋樓」
位於北山村口,被共軍攻佔做為前進指揮所,國共軍隊於北山村進行巷戰,後由國民政府軍隊收復,
並徵用做為北山指揮所。1960年間,金門守軍戰略形勢調整,撤離「北山古洋樓」。由於
「古寧頭戰役」古洋樓與北山聚落曾死傷慘重,靈異事件迭傳,1986年金防部進行外部修繕,
增建院牆、院門,並於左外側立「北山巷戰紀念碑」
供後人憑弔捐軀之英靈。目前院牆、院門已遭移除,原因不明。
槍林彈雨還有砲彈留下的痕跡~
北山古厝群也在古洋樓旁邊而已~
大部分的房子都還有人居住,所以我們輕聲走過拍個照就好,小心不要打擾到別人的生活~
位於金門西北角的南山、北山雨林厝合稱為古寧頭,而在北山古厝群中最有名的便是歷經多場戰役
洗禮的北山古厝洋樓。當年尤為豪華的「北山古洋樓」,現已佈滿殫痕,不難想像爭戰的可怕。
金門縣府於民國七十五年在此築牆、鋪路並立碑以供哀悼受難者,至開放觀光後逐漸成為金門著名
觀光景點之一。 金門古厝多是以燕尾翹脊、山牆馬背為特點的傳統閩南建築,除了北山古洋樓外,
俗稱提督衙的「振威第」也是代表之ㄧ,興建於乾隆年間,現已有兩百年歷史,古意樸實。
而立於外牆造型罕見、全金門最大的「泰山石敢當」,也是一大看點。
壁咚梗拍的很搞笑~
毀損的屋頂還有火燒過的痕跡~
晚上的山外街道上,昇恆昌看起來最亮眼~
5月18號禮拜一,早上起來地上溼溼的看起來半夜有下過雨,坐車到山外車站再步行
過去金門醫院,終於等到主治醫師了解一下阿爸目前的病況,來到這邊才知道要從
金門後送回台灣的軍機禮拜二跟禮拜五都有一班,所以討論後我自己一個人
要再多留一天,因為病患搭軍機需要有家屬陪同......
坐車去金門健保局換健保卡又來到金城車站~
這裡有個金城民防坑道展示館~
也可以進去民防坑道參觀,不過來回要走四十分鐘~
金城民防坑道簡介:民國57(1968)年1月19日,先總統 蔣公指示強化金門民防組訓工作。因此,
開始建構以各村落之既有碉堡、防空洞為基礎,增建地下坑道,連接貫通,以達到「保存戰力於地下
,發揚火力於地上」之戰術目標。「金城坑道」係由「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簡稱金門政委會)
所屬之「金門縣民眾自衛總隊」出資,委由陸軍292師、127師協建。工程於民國67年3月14日開工,
民國68年6月5日竣工,歷時一年二月有餘。動支經費達新台幣1611萬7,464元整。工程內容包括坑道
2559.2公尺(主坑道817.9公尺、支坑道750.1公尺、被覆坑道554.5公尺、土質坑道拓寬436.7公尺)
待避處25處、防護鐵門25樘、進出突擊口22處、曲折射擊位置7處、淺水井1口、雙層機槍堡2處、
發電機室1處等設施。 「金城坑道」,經由地下系統連接包括:金門政委會、金門縣政府、
金門調查處、金門縣民眾自衛總隊、土地銀行、自來水廠、金電公司、金城車站、金門郵局、
金門縣農會、金城鎮公所、東門里辦公所、西門里辦公所、國民黨金門縣黨部、金門育幼院、
金門高中、中正國小、金城幼稚園等,構成集防衛、黨政、動員、經濟運作於一體之地下
戰鬥網。 民國81年11月7日金門解除戰地政務,原地下自衛戰鬥設施移由警政民防體系接管。
金門縣政府鑒於「金城坑道」深具教育與保存價值,特將其整理開放供民眾參觀與體驗。
走一趟坑道,能充份感受到人民戰時的不安、惶恐。
時間差不多先趕到機場跟老大道別一下,她跟姐要先回台灣了,很不習慣沒有她在身邊的感覺~
機場外的金門風獅爺~
金門航空站~
回到醫院等待,希望明天可以順利回台灣~
自己滯留在金門有點鬱卒~我決定晚上住好一點的 ! 金湖大飯店~
金湖大飯店是金門首座結合免稅及購物商場,兼具觀光、休憩、購物和娛樂的五星級商務度假飯店。
旁邊就是昇恆昌免稅購物商場~
看一下客房介紹的價目後~
我還是去住對面的太湖山莊算了~
這裡也不錯~有高級的彈簧床 !
很簡單的浴室~
還有配備個人電腦可以上網~
晚上又來到地雷一條街碰碰運氣 ,本來想說吃八方雲集安全點,不過沒開.........
僑聲大戲院~看起來沒營業了 !
很多娛樂場所也隨著阿兵哥減少都歇業了,聽說金門最高兵力曾有十二萬人,
至今,金門兵力約剩三千人,「勇固案」實施後,有意再調降金門兵力剩一千多人.......
晚上才9點街道上的店家幾乎都打烊休息了,只好買東西回旅館吃吃喝喝~
買包牛肉乾老闆娘還跟我爆料八卦,原來一直以來金門牛肉乾都是使用澳洲進口牛肉製作,
金門當地黃牛的肉質只適合拿來做牛肉火鍋跟牛肉麵之類的使用,酒槽牛肉乾只是個噱頭而已.....
隔天5月19日一大早就開始在醫院等軍機起飛通知,看著躺在病床上的父親,
其實他在這之前已經離家五年多,跟我們算是斷了音訊,
至於是什麼原因這邊就不再多做說明了,不過我還是想對他說:
不管您曾經對我做過什麼事、說過什麼話,有些關係是永遠切割不了的,回家了 ! 沒事了~
正所謂父子沒有隔夜仇,當看到他倒下的那一刻,所有的恩恩怨怨也就煙消雲散了。
中午肚子餓上街看到家老麵店,刀削麵還不錯吃喔 ! 店裡還有招牌燒餅~
金門 喜相逢刀削麵。電話:082-333064 地址:金門金湖鎮復興路5號
等了一整天都說天候不佳,下午三點多醫院跟我說看樣子軍機今天是不飛了.......
我還趕去民航站補位回台灣.....多浪費我一天的時間,民航機整天一直飛,軍機居然不飛....超傻眼...
這樣我還要再飛一次金門.......而且還要跟他賭看看軍機這次飛不飛........ 囧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