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節的假日這天,故宮南院有開放免費參觀,所以我們就來湊湊熱鬧,還好遊客沒有太多~
直接去售票窗口領取免費參觀券,因為出入口管制要掃票上的 QR 碼~
認識故宮南院~故宮南院簡介~組織與定位,為「平衡南北‧文化均富」,帶動臺灣中南部地區的
文化、教育、社會、經濟發展,民國93年12月15日行政院核定在嘉義縣太保市設置國立故宮
博物院南部院區,定位為「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之北部院區與南部院區,
兩者位階平行,相輔相成,期實現南北文化雙星雙亮點,達成藝術均富的理念。
願景展望 國立故宮博物院以典藏華夏文物馳名於世,收藏主要源自清宮,集千年皇室精華,藏品
含括器物、書畫、圖書文獻及亞洲文物等近70萬件,洵屬世界特有的文化資產。自1965年於
臺北外雙溪復院以來,現每年吸引數百萬計之國內外觀眾到院參訪,證明文化是臺灣的軟實力,
更是文創、觀光及經濟產業發展的基石。華夏文明涵蓋於東亞文明中,自古通過陸地與海上絲路,
各地文明在廣闊的泛亞洲地域交織聯繫,相互影響、交融;若以宏觀角度探索,不難發現,原被
歸類為華夏的文物中,也蘊藏著亞洲元素;而被歸類在東北亞、東南亞地區的文物,也多有展露
與華夏文明交流融合的痕跡。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定位為「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以
「放眼亞洲、提升視野」為職志,通過文物徵集、研究、展覽/國際借展、教育推廣等多元方式
,致力詮釋、呈現「亞洲」之文化概念與藝術成就。依循「平衡南北‧文化均富」的使命,
故宮南院以「藝術扎根」、「連結在地」、「推廣亞洲多元文化」為三大努力方向,
期待亞洲燦爛豐富的文明成就,能在嘉義扎根散葉,為更多國內外到訪遊客認識及欣賞。
故宮南院網址 : http://south.npm.gov.tw/zh-TW
從入口走進來經過多媒體導覽室,首先看到的是嘉義文史廳~
裡面的重點就是~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聯手,藉由「旭日初昇-嘉義史前文化」展,
締造嘉義史前文物的返鄉之旅,讓世人看見嘉義早期生活的樣態和文明的發展。
下一個佛教藝術展廳我比較有興趣一點~
中間那尊是~誕生佛、明天啟4年(1624) 、銅鎏金 、通高52.3公分
佛教起源於印度,是構成亞洲文化的重要成分。自西元前六世紀釋迦牟尼創教以來,至十二世紀
末回教徒大舉入侵為止,歷經一千七百餘年的發展。在佛教發展的過程中,教理與時俱進,宗教
內容不斷充實,思想體系也愈趨完備,隨著各個王朝統治階級的護持推廣、僧侶不斷弘揚、以及
商旅往來等,印度佛教信仰日益擴大,影響及於中亞、中國、西藏、蒙古、斯里蘭卡、東南亞
等地。東北亞因與中國往來頻繁,佛教也順勢傳到了朝鮮半島與日本。
如今,佛教已在亞洲各地綻放出豐富多元的文化花朵。
坐佛 印度喀什米爾/西元645或653年 黃銅‧鑲嵌銀、紅銅/ 通高29公分
館內拍照攝影禁止使用閃光燈唷~~~
清文全藏經~ 一般不是都稱為滿文嗎 ?
來自西藏中部的"持鉞刀大黑"~ 這尊神像有點 Q 版的造型~ 蠻可愛的 !
織路繡徑穿重山-臺灣原住民族服飾精品聯展~ 這邊我們只有走馬看花了一下 !
樓梯旁剛好有各樓層的平面導覽圖~
看了一下~ 這邊展出的文物跟北故宮的比較不同 !
厚足碗~
玉見亞洲—院藏玉器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亞洲玉器主要來自清宮舊藏,不但光彩奪目、精緻
絕倫,為宮廷文化帶來了異域風尚,也豐富了傳統的玉器工藝技術。十八世紀中葉,大清征服
天山南北路,將這片土地命名為「新疆」;除了當地玉料得以供應清廷運用,與新疆鄰近的
伊斯蘭玉器也隨之而來,透過派駐葉爾羌官員或維族首領等,貢入北京紫禁城。而這些橫渡
大漠、翻山越嶺,途經數千里而來的伊斯蘭玉器,曾在三百年前令乾隆皇帝(1711-1799,
1735-1796 在位)愛不釋手,即便是時過境遷,今日仍在博物館中享有極高人氣。本院
已經四度推出「伊斯蘭玉器」相關特展,今年九月,終於要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以「常設展」的形式長期展出,
讓這些經歷過漫長歲月、橫越過浩瀚土地的文物,能有更多的機會訴說它們的故事。
花式盤~ 蒙兀兒帝國17至18世紀,盤子上面刻了八百多字 !
雕花盤~ 上面鑲嵌紅寶石,盤面琢乾隆的御製詩 !
分格盒,以前好像用來放檳榔香料的 XD
中場休息找個椅子坐一下~
揚帆萬里—日本伊萬里瓷器特展~
唐宋以來,日本人極喜愛中國生產的高溫瓷器,惟受限於技術和原料,無法自行燒製,只能仰賴
中國進口,僅供上層階級使用。在日本桃山時代末期的1592 年,豐臣秀吉(1537-1598)出兵
朝鮮,帶回熟稔製瓷技術的朝鮮工匠,日本仰賴瓷器進口的局面終於改變。朝鮮工匠在今日本佐
賀縣有田町發現泉山瓷石,解決了原料的問題。1610 年代,又在有田町燒製出日本第一件瓷器。
此後三四十年間,有田的製瓷技術蒸蒸日上,廣受好評,同時也透過鄰近的伊萬里港轉運出售,
「伊萬里燒」之名不脛而走。十七世紀中葉,時值明清易代,伊萬里瓷器趁中國瓷器外銷廢弛
之際,在國際貿易上異軍突起,經荷蘭東印度公司轉運出售,成為歐洲炙手可熱的商品。來自
遠東的伊萬里瓷器,不但是歐洲王公貴族間爭相訂購的珍玩及餐具,
也成為妝點宮殿的飾品與外交使節間餽贈的重禮。
江戶時代~
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展~
日本~ 明治時代 ~煎茶提籃茶器組
我才在跟老大說,怎麼可以沒有展出我們平常在泡烏龍茶的那種茶壺,
還好剛說完就看到了,不然我就要回家拿在99大賣場買的小茶壺來借他展覽囉~
逛到肚子餓了找東西吃,館內的嘉會廳有賣咖啡簡餐,不過都客滿了要排隊等位置~
還好外面有攤販賣新加坡小吃~
買了餅乾、泡麵先充飢一下~
還有娘惹糕可以試吃 !
你還是正常點拍照好了~ 我說
吃飽先來看看有什麼紀念品好買~
我想買朕知道了的印章來玩 XD
繼續參觀~ 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
古代也有袖珍小模型耶~
春秋時期 者減鐘~
乾隆皇帝擁有各式各樣的寶物,有些繼承自前朝,有些是外國使節引進的舶來品,也有一些來自
地方大臣進貢的特產,滿室收藏堪稱琳瑯滿目,無所不包。特別因為他天性喜愛文物,日理萬機
之餘,常常一邊鑑賞、考證,一邊整理、收納 ;於是從中產生許多大小不同的組合。
我認真的找尋裡面是否有四十二章經~
老大問我古代畫像跟本人會像嗎 ? 我說應該會吧 ! 之前看過慈禧太后的畫像跟照片差不了多少~
搞不懂咸豐皇帝怎麼會寵愛她,導致後續的禍國殃民 ~"~ 眼睛瞎了嗎 XD
參觀完了~ 來外面拍拍照
不知道為啥,出門玩如果沒拍照總覺得缺少了什麼,也許這已經是我生活中的一部份了吧 !
不管是紀錄還是紀念,總要拍他個幾張,
然後我剛擺好腳架就有成群的路人走過是怎樣~只好在旁邊等人走完再拍 XD
國立故宮博物院 南部院區 地址: 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
離開南院後,順便來旁邊的蒜頭糖廠吃冰囉 ! !
快點拍 ! 我的三明治冰淇淋快溶化了 ! ! ! 老大原本要自拍,我跑來搗亂~
蒜頭糖廠建於西元1906年,在日治時代曾是全台第三大廠。2001年納莉颱風造成廠區淹水,製糖
設備嚴重毀損,因此停止製糖業務。今日蒜頭糖廠結合台糖特有的五分車,以「蔗埕文化園區」
為主題轉型朝觀光休閒發展,廠區內也可欣賞到日式宿舍群及巴洛克式建築,或來一客蒜頭糖廠
的暢銷冰品;紅豆牛乳冰淇淋、三明治,保證使暑氣全消。蒜頭蔗埕文化園區的百年製糖工廠
相當值得參觀,雖然機器皆已停止運作,但是廠方限用心地規劃了一條參觀路線,並有如蔗板、
糖蜜等質物展示,在導覽人員妙語如珠的講解下,遊客能清楚了解蔗糖的製造流程。廠內的蒜頭
糖廠為古樸的木造建築,可以在這裡搭乘五分仔小火車出遊去。列車自車站出發往太保、南靖
方向行駛,車上的導覽人員將為乘客講解沿途田園景致,包括已逐年減少白甘蔗田。 蒜頭糖蔗
埕文化園區另外設置了一座鐵道文物館展示許多相關物品,而縱橫交錯的鐵道上則可看到各式
各樣約五分仔車頭與車體,包括一台在日本流落30年的蒸汽火車頭。此外,民國93年底園區
將有新的景點生態公園開發完成,並結合環保概念與資源回收的應用,使兼具戶外教學的功能。
開火車前要先敲鐘~
時間有限我們只在鐵道火車旁拍拍照,連原先想去的配天宮也沒去囉~!
逆光的光線好美~
蔗埕文化園區「蒜頭糖廠」 地址:嘉義縣六腳鄉工廠村1號
回家前先吃個晚餐吧 ! 老大在網路搜尋到的當歸鴨Q,
剛好回家順路~地址在:嘉義縣太保市祥和三路東段211號
價位都蠻便宜的耶~
鴨肉飯 (小)25 (大)35
鴨米血25
鴨肉切盤50
鴨肉飯好吃~ 當歸湯頭也好喝 ! 脆腸湯40元
這樣一桌才花了175元,真的是便宜又好吃~~~~~ 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