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上個禮拜天要來台南看鹽沙雕,因為天候不佳所以延期,這禮拜天給我個好天氣成行~
2013白色雲嘉南一見雙雕鹽沙雕藝術季 ,緣起與活動目標
雲嘉南沿海地區曾有綿延的鹽田景緻,明鄭時期以來,鹽村聚落、鹽灘溼地、鹽田美景等景觀,散佈在
這片土地上。陽光和海水不但留下雪白的結晶,也見證雲嘉南濱海鹽業歷史 338年。近年來,鹽業也從
單純的食用鹽,轉型開發許多特色美食與熱門商品,包括七股鹽山鹽冰棒、台灣鹽博物館鹽咖啡,還有
讓人愛不釋手的七彩鹽罐、開運沐浴鹽等都是吸睛的成功代表作。此外,馬沙溝濱海遊憩區是舊南瀛八
景之一「綠汕帆影」之所在。與臨近將軍海港及鹽田景觀架構成一幅美麗的濱海風光,是戲水消暑遊樂
的好去處。本活動結合上述創意鹽產品、鹽業文化與沙灘水域風情,透過鹽雕與沙雕 創作,透過鹽與沙
的藝術作品與觀光旅遊活動激盪新火花, 帶給遊客一種充滿創新的雲嘉南濱海觀光新體驗。
活動場地 一、鹽雕:七股鹽山、台灣鹽博物館;以七股鹽山為主場地。二、沙雕:馬沙溝濱海遊憩區。
活動主旨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北起舊虎尾溪,南至鹽水溪,東以省道台17線為界,含外傘頂洲及週邊
沙洲,共橫跨雲林、嘉義及台南三縣市。濱海地區地形景觀及自然資源豐富,包括沙洲、潟湖、泥灘地
等,是台灣海岸溼地生態最豐富的地區,魚、蝦、貝、鷸、?、鷺、紅樹林等各類淺灘生態物種尤其活潑
多樣,並以每年十月前來度冬的黑面琵鷺及成千上萬的黑腹燕鷗最具特色。除了溼地生態外,雲嘉南濱
海早於明鄭時期即有曬鹽產業發展,歷經清朝、民國、日據與台鹽等時期的變遷,並留下許多珍貴的鹽
業遺跡與景點,如北門區的「井仔腳百年瓦盤鹽田」、
列為歷史建物的洗滌鹽工廠,以及七股區的「鹽山」與「台灣鹽博物館」等。
第一站先到七股鹽山,上次來是六年前的員工旅遊,那時候天氣一樣熱。
太陽熱情的好天氣~
日正當中很難補光~
人補到夠亮背景爆掉~
鹽不會吸熱所以儘管太陽曬也不會燙喔~!
鹽山的頂端看過去剛好是「台灣鹽博物館」不過我們沒時間去那邊咯~
熱到頭快昏囉~!
趕快躲進來室內參觀~
鹽雕的翠玉白菜~
這裡有販售喔 !
鹽雕部分都在室內展出~
侏儸紀~
好酷喔 ! 每件作品都很棒~!
每半個鐘頭整點鹽雕會有燈光秀,等待的時間空檔剛好出來外面看曬鹽場跟水車~
龍骨車.. 靠腳踩動像踩腳踏車一樣抽水上來,曬鹽場沒有在曬鹽就沒拍哩~
燈光秀~
有燈光也有旁白還算不錯看,重點是這裡有開放冷氣吹的蠻爽的~
照慣例再來合照唄 !
台南七股鹽山~ 地址:台南市七股區鹽埕里66號
太陽剛好在頭頂上真的不太好補光~ ( 替自己技術不好找藉口 ING )
續~ 2013.05.26‧白色雲嘉南一見雙雕,鹽沙雕藝術季:馬沙溝濱海遊憩區。
https://saku031705.pixnet.net/blog/post/5719973